您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习园地 - 正文

学习园地

清白之菜

发布人:纪委     资料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2-25   浏览次数:

冬天是白菜的季节。儿时,每年秋末冬初,家家户户都要储存上百斤白菜。那个年代反季节蔬菜不多,看似普通的白菜便成为冬日餐桌上的“当家菜”。关于白菜的记忆,总有着母亲的味道,有着团圆的亲情,还有着一份远离喧嚣的朴素与宁静。

白菜,古称菘、白菘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。之所以得名菘,是因为白菜清白高雅,寒冬不凋,四时常翠,有松柏之节操。

俗话说:“百菜不如白菜”。白菜营养丰富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以及大量粗纤维。白菜的吃法很多,炒、烩、熘、炖、煮、腌、凉拌、做馅……无不风味独特,可做出百样菜。北方人喜欢炖着吃,南方人喜欢炒着吃。在天寒地冻的东北,冬天里一道白菜炖豆腐,里里外外都暖和。

碧绿的叶子、洁白的帮子,简单的色彩,对比十分醒目。自古以来,人们就对白菜有着很高的评价:大淡若味。那是一种淡淡的甜,不会让人吃厌、吃腻。除作菜肴外,白菜因性寒,还具有药用价值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对其颇为推崇。

对于那些清廉的官员来说,白菜是平凡、朴素、寡欲的象征,蕴寓其高尚的追求和人格。在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有一块“白菜碑”,据载,明朝万历年间,江苏句容笪继良就任江西铅山县令时,见百姓生活困苦,灾荒年没有粮食吃,不觉心生愧意,自绘白菜一株,并题款曰:“为民父母,不可不知此味;为吾赤子,不可令有此色。”意思是为官的得吃白菜,过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;为民的不得面呈菜色,得让百姓有温饱的生活。笪继良在铅山任县令期间,体恤百姓疾苦,信守清廉本色,深受百姓拥戴。

因为白菜与寻常百姓有着密切关联,又有“清白、耐寒”的外形内质,从古至今,文人墨客皆爱它,以寄托心志。

清末画家吴昌硕对白菜情有独钟,他画的白菜淡墨写帮,浓淡墨写叶,构图简洁。他曾画过一株带根的大白菜,配上一个带根的红萝卜,题曰:“咬得菜根,定天下事何不可为?然这菜根辣处亦难咬,却须从难咬处咬将去。”这画与款升华出的是一种人生哲理。

“清白传家”是齐白石画白菜的常用标题。出身农家的齐白石,曾长年与田垄菜园相厮守,画白菜及其他蔬果无不得心应手。他说:“余有友人尝谓曰:‘吾欲画菜,苦不得君所画之似,何也?’余曰:‘通身无蔬笋气,但苦于欲似余,何能到。’”齐白石画蔬果,不是从书上学来的,而是从菜园学来的,笔端还带着对劳动人民的感情。

如今大棚种蔬菜,一年四季蔬菜应有尽有,但爱吃白菜的习惯没有变。母亲常说,白菜不仅营养丰富,物美价廉,而且清清白白,简简单单,更是寒冷季节的暖心之味。其实,简单朴素才是生活真谛,就像白菜,看似平淡,却有着深刻的内涵。(一凡)